国际航空安全专家贺元骅教授考察指导动力电池消防安全联合实验室

发布者:消防与安全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11-07浏览次数:64

2025年11月4日,国际知名航空安全与消防专家、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贺元骅教授赴四川轻化工大学黄岭校区,对动力电池消防安全联合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深度考察与前沿科研指导。

贺元骅教授是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教授、民航安全工程学院前任院长,国家民航局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他主导研发了全球首台全电机场消防车,并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航空安全工程实验室,在航空安全与应急消防领域成就卓著。贺教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获国家专利40余项,是我国航空安全工程与新能源火灾防控领域的权威专家。

在消防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林鹏及相关实验人员的陪同下,贺教授细致勘查了实验室的物理空间与功能分区,对实验室的长远发展规划、高端实验设备的技术选型与集成方案,以及当前建设进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他驻足于新建的20MW大型量热仪测试区,围绕动力电池热失控的诱发机理、火灾传播的链式反应、以及高效灭火介质的研发与应用等世界级难题开展讨论。

贺教授结合自身在航空安全与新能源火灾防控方面的深厚积累,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研究展开:飞机整机燃烧实验、飞机灭火过程中楼宇间空气场研究、电芯热失控前期BMS系统及储能电池燃烧过程中电弧监测。贺教授指出:“动力电池火灾是一个复杂的多物理场耦合过程,从微观的材料失效到宏观的火灾爆炸,需要构建从材料级、电芯级到系统级的多尺度、全链条实验验证能力。”他特别强调了实验设计的标准化与创新性并重,并就如何利用现有和规划中的设备平台,设计出能够揭示内在机理的关键性实验,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路径。

最后,消防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林鹏对贺元骅教授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 他强调,贺教授此次带来的航空安全工程理念与前沿研究方向,为实验室的建设注入了全新的发展视角。学院将充分吸纳此次交流的重要成果,将其系统性地融入实验室的后续规划与能力建设中,重点围绕飞机整机燃烧、航空灭火空气动力学等特色方向,布局前沿研究课题,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加速推进实验室从基础研究向工程应用的转化,为国家重大安全战略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供稿:消防与安全工程学院